|
|
|
國家急需專業!多所“雙一流”高校搶先布局 |
http://www.k7200.com 2025年9月19日 來源:微信公眾號:北京考試報 |
|
用意念控制機器?腦機接口技術正將它變為現實。教育部日前公示2025年度高校本科專業申報情況,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等名校集體布局“腦科學與腦機接口”相關專業。這一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專業,或將成為新一代考生的黃金選擇。
國家戰略布局:
腦機接口成為“香餑餑”
腦機接口,這項通過建立大腦與外部設備間的直接信息通路、實現思維與機器交互的顛覆性技術,正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
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其發展。伴隨著創新成果持續涌現,腦機接口技術已成為近年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將腦機接口明確列為“未來產業”之一。2025年7月,國內首個國家級腦機接口產業專項政策《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特別強調要加強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現代化產業學院等特色學院。
政策密集出臺的背后,是國家對腦機接口這一未來產業巨大的發展預期和人才渴求。從醫療康復(如幫助癱瘓患者重新行走)、智能交互(如用意念控制設備)到未來人工智能領域,腦機接口的應用前景極其廣闊,相關專業人才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的“稀缺資源”。
高校搶先行動:
超10所“雙一流”高校已布局
在“腦機接口”尚未正式進入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時,眾多高水平大學就已憑借其敏銳的嗅覺和強大的跨學科實力,搶先布局了這一前沿領域。它們通過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開設相關課程甚至申報新專業,積極探索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路徑。
頂尖學府,成立專門研究機構:
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早已整合其強大的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資源,成立了專門的腦機接口或類腦研究中心,為科研攻關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高端平臺。
開創先河,設立本科培養方向:
2019年,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正式成立,成為全國首個集教學、科研與臨床深度融合的腦科學與腦醫學交叉學科平臺,并開創性地設立了神經科學、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
率先設專業,構建系統培養體系:
2024年,天津大學率先設立全國首個“腦機接口”本科專業,并依托腦機海河實驗室系統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其研究團隊實力雄厚,近五年累計投入科研經費超3億元,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豐碩。
課程先行,推動前沿知識進課堂:華東理工大學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等專業中開設了“腦機交互原理與技術”課程,讓本科生盡早接觸這一前沿技術。
這些高校的舉措表明,腦機接口的人才培養正在從研究生層面的科研攻關,逐步下沉到本科階段,旨在更早、更系統地儲備未來產業的核心力量。
學科交叉融合:
前景廣闊,對考生又有何要求?
在日前舉辦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清華大學教授高小榕表示,腦機接口領域是一個高度交叉的學科。目前腦機接口已涉及電子、信息、計算機、神經科學、臨床醫學、材料學等多個領域。未來,腦機接口也一定會在AI的協助下,有更快的發展。這意味著,學習這個專業的學生將擁有極為廣闊的知識面和多種技能。
對于考生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機遇在于:畢業生將成為國家急需的復合型頂尖人才,不僅就業選擇面寬(涵蓋醫療、科研、高科技企業、康復器械等多個領域),而且職業發展前景和薪資潛力都十分可觀。
挑戰在于:學生要具備扎實的數理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對生物、計算機等多個領域有濃厚興趣。通常高校相關專業招生會更青睞在物理、數學、生物、化學等科目上有優勢的學生。
此外,這些高校也正致力于構建“科研—教育—產業”協同生態,確保培養的人才能緊跟技術發展前沿,滿足產業真實需求。考生和家長可密切關注各高校最新招生簡章,或許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新人才,就是你!
(本文信息均源于公開政策文件及高校公示材料。招考政策請以各校最新公布為準。)
|
關于專業信息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k7200.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