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旅游職業大學是一所公辦本科層次職業院校,2025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山西旅游職業學院、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和山西青年職業學院4所院校合并組建而成,山西省人民政府舉辦,山西省教育廳管理,是全國第一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職業本科大學。
學校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是山西藝術教育、戲曲教育和旅游教育的源頭,是山西省“優質校”“雙高校”建設單位,是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理事單位、全國旅游院校協會13所創始會員學校之一、文旅部山西培訓基地、全國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山西)基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參與院校。
學校坐落于山西省會太原,現有唐槐校區、并東校區、許東校區、奶生堂校區、瀟河校區(規劃)5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16.02畝,校舍總面積43.67萬平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圖書154.92萬冊。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661人,其中,專任教師93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377人,占比40.45%,正高級職稱人員117人;“雙師型”教師712人,占比76.39%。學校秉承“厚德尚美、強技精藝”校訓,立足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建設有戲曲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舞臺美術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文博技能學院、數字技術學院等20個二級學院,下設山西省晉劇院、山西省京劇院、山西華晉舞劇團、山西華夏之根藝術團等4個附屬省級文藝院團和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現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與編導、旅游管理、大數據工程技術等4個本科專業,戲曲表演、導游、空中乘務、文物修復與保護等90個專科專業和16個專業群,涵蓋文化藝術、旅游、新聞傳播等13個專業大類,有國家級骨干(示范)專業7個,校內外實訓基地530余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實訓基地37個,產教融合實踐平臺15個、協同創新中心1個。學校牽頭建設有全國演藝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山西藝術職業教育集團、山西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山西“1+11”旅游職教聯盟,以及戲曲行業、影視行業、舞臺美術行業、工藝美術行業、文旅智服行業、文物病害檢測分析與實驗、酒店職業教育聯盟等12個產教融合共同體、1個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其中工藝美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晉中市文旅產教產教聯合體獲批山西省級建設單位。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面向藝術行業、旅游行業、現代服務行業和文博行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團合一”“魯藝式”辦學模式,構筑“舞臺就是講臺”“景區就是課堂”“項目就是課程”實踐育人體系,形成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訂單培養、“團帶班”等多元化“實踐+”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理想信念堅定、人文底蘊深厚、知識技藝扎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和行業精英,為文化強國、旅游強國、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撐。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42項,創作了舞劇《一把酸棗》《粉墨春秋》、說唱劇《解放》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囊括“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文華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國家舞臺藝術最高榮譽。
新起點,新征程,學校將進一步聚焦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面對接藝術行業、旅游行業、現代服務行業和文博行業,著力打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開展科學研究、藝術創作以及各級各類社會培訓、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質量服務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努力建設一所藝術見長、旅游貫通、行業領先、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本科層次職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