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工作委員會、體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 |
http://www.k7200.com 2025年9月29日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
|
9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學體育工作委員會、體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興慶校區舉行。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盧建軍,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副主席、陜西省教育廳原一級巡視員、陜西省學生體育協會主席劉寶平,西安交大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別朝紅,黨委常委、副校長洪軍、嚴俊杰,陜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曉斐,陜西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可宗革,西安體育學院副校長張葆欣出席活動,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等十余所高校體育學院負責人,以及西安交大相關職能部門、各學院、各書院負責人,體育學院全體師生參加。會議由西安交大黨委副書記王歡主持。
盧建軍、劉寶平為體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院揭牌。
嚴俊杰宣讀“關于成立體育工作委員會、體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院”的決定。
西安交通大學始終踐行“強身健心,以體育人”的理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體育工作格局,體育育人成效突出。
全面了解!
西安交大體育工作
百年傳承 體教融合
歷史沿革
西安交大體育工作一直有著 “注重體育、健康向上”的良好傳統。
19世紀末
南洋公學時期,學校體育事業起步。
1922年
設體育行政委員會。
1956年
設體育教研室。
1991年
組建體育系。
1994年
更名體育部。
2010年
成立體育中心。
2025年
成立體育學院。
學校曾先后多次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團中央、陜西省教育廳授予“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學校體育工作突出貢獻‘校長杯’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評估優秀學校”“全國群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獎項。
核心職能
體育學院承擔學校公共體育教學、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運動訓練、群眾體育等多項工作。
師資力量
體育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9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授12人、副教授37人,國際級裁判7人,國家級裁判21人,運動健將及一級運動員40人。
專業基石 人才搖籃
體育教學
體育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分層次小班授課”特色教學模式,以身體素質提升、運動技能掌握、鍛煉習慣養成、健全人格塑造為核心,旨在發揮體育育人功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學院年均完成1040個班次、37217學時的體育課程教學和體質測試任務。
■ 獲批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1項、省部級本科一流課程3門、教改項目14項,發表教改論文38篇,出版體育教材12部。
■ 教師在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競賽中獲獎17項,獲國家慕課優秀案例1項,校級教學卓越獎、優秀教學團隊各1項,新增校級后備名師2人。
人才培養
西安交大于2003年獲批“體育學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10年獲批“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19年增設“體育專業碩士授權點”,2024年獲批運動訓練本科專業,目前擁有“體育與健康”“體育與社會發展”2個專碩協同育人項目與10個正式簽約的協同培養育人基地。
近年來,體育碩士招生生源質量顯著提升,吸引了以白鈺鳴、徐瑛彬、安香怡、費浚航等為代表的拔尖體育人才入校求學,為校爭光添彩。
科學研究
近五年,體育學院教師:
■ 主持各級科研項目10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4項、教育部和陜西省項目41項、省部級建言獻策錄用2篇,中國博后基金2項、陜西省博后基金3項。
■ 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獲專利10余項,公開發表高質量論文70余篇。
■ 獲各級各類科研獎100余項,其中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及三等獎2項;陜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1人獲評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7-2021年度先進個人。
■ 學院獲2019-2022年度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先進集體,其中3人獲先進個人;獲2024年度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先進集體,其中2人獲評先進個人。
競技風采 群體活力
運動訓練
西安交大是1987年教育部首批高水平運動隊試辦院校,現有高水平運動隊6支(男女籃、田徑、游泳、乒乓球、足球),同時依托體育社團建立了32支陽光組運動隊。
體育代表隊長年堅持刻苦的課余訓練,部分項目長期在全國高校保持領先地位。近五年:
■ 獲全國及以上比賽第一名100余項,陜西省比賽第一名300余項,破省大學生紀錄40余項。
■ 男籃斬獲CUBA全國總決賽季軍、3V3全國總決賽冠軍,女籃連續三屆衛冕“西北王”,首屆“青運會”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獎牌榜前列。
■ 近兩年10名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或代表國家參加比賽。
群眾性體育活動
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形成了“日常鍛煉為基本,運動競賽為主線、書院指導為特色、專項輔導為亮點、體育社團為紐帶”的五位一體課外群體模式及“校、院、班”三級校園競賽體系。
每年舉辦校級及以上學生體育競賽50項左右,院系級120余項,年均累計參加人次達180萬。現有校級學生體育社團28個,涵蓋球類、武術、游泳、操類、飛盤、龍獅、戶外越野等運動。
打造“籃球超級聯賽”“‘老鄉杯’足球賽”“校園馬拉松”等一批校園精品賽事,創新陜西省高校民族傳統體育交流省級品牌賽事。“嗨跳廣場舞”活動火爆“出圈”,年均參與總人次達14萬,網絡累計曝光量高達1500萬人次。
服務社會
體育學院始終堅持服務社會,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廣泛開展體育支教、鄉村振興、競賽組織、民傳體育推廣、志愿服務及公益活動等社會服務工作,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和社會發展。
■ 先后選派6批次26人次體育學子開展“體教融合下基層”體育支教志愿服務,榮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頒發的“體育支教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 選派2名教師、3名研究生赴云南施甸開展體育扶貧工作,1名研究生擔任巴黎奧運會志愿者。
■ 助力“十四運”競賽編排與組織競賽,承辦全國體育部主任培訓班、CBA/中超等職業聯賽裁判工作等,全面彰顯責任與擔當。
對外交流
學院秉持開放合作理念,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汲取先進經驗,多措并舉,不斷推動體育文化的交流互鑒,持續提升影響力。
■ 西安交大男籃代表中國出征俄羅斯國際大學生體育節,參加籃球3v3項目并斬獲季軍。
■ 先后與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懷俄明大學等高校開展體育文化交流。
■ 舉辦在華留學生武術訓練營,邀請奧運冠軍及馬來西亞武術隊、越南國家武術隊、墨爾本澳洲虎籃球俱樂部等國際運動隊來訪交流,積極搭建中外體育交流平臺。
|
關于西安交通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k7200.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