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物科學“101計劃”核心教材出版發行 |
http://www.k7200.com 2025年9月21日 來源:西湖大學 |
|
9月的杭州,詩意與活力交融,正是收獲的好時節。
迎著涼爽的秋風,9月20-21日,生物科學“101計劃”核心教材發布會暨2025新時代高校生命科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會議由教育部生物科學“101計劃”專家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生物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全國183所高校的550位專家學者、一線教師齊聚,共同見證《高等學校生物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報告暨核心課程體系》及生物科學“101計劃”核心教材的正式亮相。
“101計劃”是由教育部統籌,匯聚頂尖高校、頂尖師資、頂尖出版單位等各方面資源,以課程、教材、教師和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建設來帶動教育教學系統改革的一項試點工程。其中,生物科學“101計劃”由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牽頭,西湖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全國32所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所在高校共同實施。此次核心教材的發布,標志著“101計劃”在生物科學領域邁出里程碑式步伐,更是我國自主培養生物科學拔尖人才的重要突破。
這套核心教材的靈魂,在于承載科學精神與思維范式。編寫之初,專家委員會便明確,這批教材不止傳遞知識,更要塑造思維;不止立足當下,更要啟迪未來。教材致力于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點燃批判性思維的火花,激發原始創新的沖動,幫助他們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論”利器。在內容定位上,生物科學“101計劃”核心教材堅持“中國特色、世界水平、學科風格”,突出系統性和前沿性,摒棄知識的簡單堆砌,聚焦生命科學最核心、最本質、最具生長性的概念與原理,融入學科交叉融合視角與前沿動態,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鑒賞力、問題發現能力及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在呈現形式上,教材統籌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實現紙質內容與數字資源的深度融合,更配套 4000余幅高質量原創彩色插圖,讓科學性與可讀性同步提升。
作為全國頂尖學者協作創新的結晶,這套教材凝聚了全國頂尖高校及科研院所423名杰出學者、教學名師的集體智慧與心血。為了確保教材的科學性、前沿性、系統性與可教性,教材編寫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反復研討、字斟句酌,過去兩年半里,30位主編堅持每兩個月在京、滬、杭三地輪流召開研討會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領導多次參會給予指導。
會議期間,施一公院士、方精云院士、陳曄光院士、鄧子新院士、趙進東院士等教材主編結合會議主題從不同角度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教材編委和特邀嘉賓圍繞各自學科領域作分組報告,與會人員和專家學者進行了積極互動和交流研討。
當前,生命科學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培養能夠引領國家科技發展的未來人才,是每一位科研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生物科學“101 計劃”核心教材的出版發行,不僅對推動生物科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具有直接指導意義,更將在構建我國生命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的進程中,發揮長期而深遠的作用。
11門核心課程教材
《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生理學原理》《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物物理學》《普通生態學》《生物信息學》《免疫生物學》
7門配套實驗課程教材
《普通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現代遺傳學實驗》《生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實驗》《生物信息學實驗》《普通生態學實驗》 |
關于101計劃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k7200.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